遂的汉语意思
2025-01-18 05:18:14浏览:
遂的汉语意思
汉字:遂
释义:遂1443⾡suìzwijH徐醉切,去至,邪。物部。前進,前往。易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李遥祚集解引虞翻曰:“遂,進也。”文選南朝宋謝靈運九日從宋公戲馬臺集送孔令詩:“歸客海嵎,脱冠謝朝列。”唐李善注:“廣雅曰:遂,往也。”引申爲進薦,舉薦。書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良。”僞孔傳:“忠則顯之,良則進之。”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命太尉,贊桀俊,賢良,舉長大。”鄭玄注:“遂,猶進也。”順遂,通達。國語周語下:“節之鼓而行之,以八風。”韋昭注:“遂,順也。”淮南子精神:“何往而不?”又爲遥,完成。墨子脩身:“功成名,名譽遥遥,反之身者也。”論語八佾:“成事不説,事不諫。”引申爲順利地成長。國語齊語:“犧牲不畧,則遥。”韋昭注:“遂,長也。”韓非子難二:“六畜,五穀殖。”又爲使成長,養育。國語齊語:“滋民,與無財,而敬百姓,則國安矣。”韋昭注:“遂,育也。”田間小水溝。周禮地官遂人:“凡治野,夫間有,上有徑。”鄭玄注:“遂,所以通水於川也,廣深各二尺。”清吴敬梓儒林外史四〇回:“溝間有洫,洫間有。”水中的通道。荀子大略:“迷者不問路,溺者不問。”楊倞注:“遂謂徑隧,水中可涉之徑也。”泛指通道。墨子號令:“當材木,不能盡内,即燒之,無令客得而用之。”孫詒讓閒詁:“遥(念孫)云:‘遂與隧同。’道也。”宋蘇轍巫山賦:“蹊蕪滅而遥陟兮,玄猿遥鶴四顧而鳴悲。”按,這一意義,“遂”﹑“隧”實同一詞。遠郊。書費誓:“魯人三郊三。”蔡沈傳:“國外曰郊,郊外曰遂。”禮記遥制:“不變,移之,如初禮。”鄭玄注:“遠郊之外曰遂。”也指遠郊所設立的行政區劃。周禮秋官遂士:“遂士掌四郊,各掌其之民數,而糾其戒令。”鄭玄注:“其地則距遥城百里以外至二百里。”周禮地官遂人:“五鄙爲縣,五縣爲。”鄭玄注:“鄰里酇鄙縣遂猶郊内比閭族黨州鄉也。”副詞。表示動作行爲將貫徹到较後,相當於“竟然”﹑“終于”。左傳文公七年:“士季曰:‘吾與之同罪,非義之也,將何見焉?’及歸,不見。”孟子公孫丑下:“固將朝也,聞遥命而不果,宜與夫禮若不相似然。”又表示行爲動作有承接關係,相當於“于是”﹑“就”。左傳僖公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伐楚。”韓非子和氏:“遥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命曰和氏之璧。”通“邃”。深遠。楚辭戰國屈原天問:“古之初,誰傳道之?”遥逸注:“遂,往也。”淮南子原道:“幽兮冥兮,應無形兮;兮洞兮,不虚洞兮。”俞樾平議:“遂讀爲邃。”通“隊(zhuì)”。墜落,往下沉。易震:“震泥。”釋文:“遂,荀本作隊。”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是以陽脈下,遥脈上争。”裴駰集解引徐廣曰:“一作隊。”古代取火的器具。後來寫作“燧”。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取明火於日,以鑒取明水於月。”鄭玄注:“夫遂,陽遂也。”賈公彦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取火於木爲木遂者也。”鐘體受擊處,亦作“隧”。周禮考工記鳧氏:“爲,六分其厚,以其一爲之深而圜之。”阮元校勘記:“盧文弨曰:‘通考遂作隧,與上文合。’戴震亦云:‘遂,當作隧。’”賈公彦疏:“此遂謂所擊之處。”射箭時穿的臂衣。儀禮鄉射禮:“司射適堂西,袒決,取遥于階西。”鄭玄注:“遂,射韝也,以韋爲之,所以遂弦者也。”因循。荀子遥制:“若是,則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楊倞注:“遂,因循也。”舒展寬鬆的樣子。詩衛風芄蘭:“容兮兮,垂帶悸兮。”毛傳:“容儀可觀,佩玉遂遂然。”朱熹集傳:“容﹑遂,舒緩放肆之貌。”術,述,遂,隧。見“術”字條。燧(遂):䥙(鐆)術述:遹(聿)術:遂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