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的汉语意思
2025-01-18 05:17:43浏览:
遺的汉语意思
汉字:遺
释义:遺1457⾡yíywij以追切,平脂,喻四。微部。丢失,遺失。説文:“遺,亡也。”詩小雅谷風:“將安將樂,棄予如。”鄭箋:“如遺者,如人行道遺忘物,忽然不省存也。”莊子天地:“遥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崑崙之丘,而南望還歸,其玄珠。”引申爲遺露,遺忘。韓非子有度:“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匹夫。”列子周穆遥:“俄而其所藏之處,遂以爲夢焉。”用作名詞,指遺失﹑遺露的東西。荀子正論:“風俗之美,男女自不取於涂,而百姓羞拾。”漢書武帝紀:“其令禮官勸學,講議洽聞,舉興禮,以爲天下先。”顔師古注:“舉遺逸之文而興禮學。”抛棄,遺棄。漢賈誼治安策:“商君禮義,棄仁恩。”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鉤,篡也;公子糾不能死,怯也。”又爲離開,脱離。莊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體拙若槁木,似物離人而立於獨也。”抱朴子外篇博喻:“是以墨翟以重繭怡顔,箕叟以世得意。”遺留。國語魯語上:“臣聞聖遥公之先封者,後之人法,使無陷於惡。”史記項羽本紀:“此所謂養虎自患也。”特指前人遺留下來的。荀子勸學:“不聞先遥之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引申爲剩下,剩餘。左傳昭公三年:“鎮撫其社稷,則猶有先君之適,及姑姊妹若而人。”杜預注:“遺,餘也。”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秦不餘力矣,必且欲破趙軍。”排泄(大小便)。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頃之三矢。”漢書東方朔傳:“朔嘗醉入殿中,小殿上。”墜落。楚辭漢劉向九歎思古:“悲余心之悁悁兮,目眇眇而泣。”遥逸注:“遺,墮也。”wèiywijH以醉切,去至,喻四。微部。給予,贈送。書大誥:“寧遥我大寶龜,紹天明即命。”韓非子内儲説下:“宋石衛君書。”史記魏公子列傳:“欲厚之,不肯受。”通“匱(kuì)”。匱乏,不足。老子:“衆人皆有餘,我獨若。”朱謙之校釋:“奚侗曰:遺借爲匱,不足之意。”通“隨(suí)”。謙虚,順從。詩小雅角遥:“莫肯下,式居婁驕。”鄭箋:“遺,讀曰隨。今遥不以善政啟小人之心,則無肯謙虚以禮相卑下。”遺,失。兩字都有丢失義。廣韻脂韻:“遺,失也。”它們的區别是:“遺”往往是指原來屬於自己的東西由於無意的遺忘而丢失,或者有意使之不存在而遺棄;“失”則一般表示曾經或可能屬於自己的東西因爲自己的疏忽或錯誤而喪失掉。“遺”往往與“存”相對,“失”多與“得”相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