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的汉语意思
2025-01-18 05:16:47浏览:
郭的汉语意思
汉字:郭
释义:郭1474⾢guōkwak古博切,入鐸,見。鐸部。古國名。故地在今山東東北部。説文:“郭,齊之郭氏虚。”段玉裁注:“郭,本國名。郭國既亡,謂之郭氏虚。郭氏虚在齊境内。”公羊傳莊公二十四年:“赤者何?曹無赤者,蓋公也。公者何?失地之君也。”外城,在城的外圍加築的一道城牆。城郭字原作“”。説文部段玉裁注:“按城字今作郭,郭行而廢矣。”管子度地:“内爲之城,外爲之。”孟子公孫丑下:“三里之城,七里之,環而攻之而不勝。”後泛指城郭。樂府詩集木蘭詩:“爺娘聞女來,出相扶將。”唐李白送友人詩:“青山横北,白水繞東城。”外圍,外框。漢書尹賞傳:“修治長安獄,穿地方深各數丈,致令辟爲,以大石覆其口,名爲虎遥。”顔師古注:“郭,謂四周之内也。”用作動詞,制作外框。史記平準書:“有司言三銖錢輕,易遥詐,乃更請諸郡國鑄五銖錢,周其下,令遥磨取鋊焉。”擴張,擴大。靈樞經脹論:“排藏府而胸脇。”耳輪。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耳:“耳門之名曰蔽,耳輪之名曰。”指外皮。素問湯液醪醴論:“津液充。”遥冰注:“郭,皮也。”通“槨”。外棺。宋洪适隸釋楚相孫叔敖碑:“病甚,臨卒,將無棺。”城,郭,郛。“城”既指環繞一個地區用作防禦工事的城牆,也指包括城牆在内所環繞的地區。“郭”是爲保衛内城而修築的外圍工事,即外城。“郛”是郭的别稱。“郭”是從抵禦來犯的外圍屏障而得名的,與“廓”同源,釋名釋宫室:“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郛”源於孚,是從保護義得名的,就像保護種子的外壳稱“稃”,“郛”就是保護内城的工事。“城”與“郭”對舉時,一般分指内城﹑外城,“城郭”連用時,一般是泛指城。“郛郭”連用,一般指外城。郭,椁(槨),鞟(鞹),革。見“椁”字條。革:鞟(鞹)郭():椁(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