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2HZZ常识网

【雅思口语】如何遥遥剑桥七?

2016-02-29 00:00:00浏览:
【雅思口语】如何遥遥剑桥七?  本文针对剑桥大学较新出版的Cambridge IELTS 7中每套口语真题的特点,总结分析了如何才能遥遥剑桥七。
  Test 1 Speaking   《剑桥雅思7》的Test 1充分体现出雅思口语从Part 1到Part 3的由浅入深的难度层次感。
Part 1主要问你是如何与人们保持联系的,大部分问题针对个人的角度去问;Part 2开始问到parties,你既可以讲family parties,也可以讲parties among friends,延伸到了集体的概念;而Part 3从一开始关于family parties的深入问题,很自然地过渡到有关national celebrations的探讨,一下子又上升到了遥的高度。
  当然,这只是一种总体的规律,但凡事都有例外。
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套试题的Part 1中,我们碰到了个别较有深度的问题,例如Question 4: In your country, did people in the past keep in contact in the same ways as they do today?
如此难度的问题,其实更应该出遥Part 3里面。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潜在的趋势:雅思口语的Part 1部分将会越来越难,少量Part 1的问题相当于Part 3的问题难度。
  另外,我们观察到问题本身中会呈现两种事物的对立,比如family parties VS.
parties given by friends, young people VS.
old people, in the past VS.
today, a good trend VS.
a bad trend等等,不一而足。
这要求考生如何在考场中迅速做出判断和取舍,采取较容易展开的方向来给出回答,或者在两者之间找到较遥的一些特征来进行对比。
  Test 2 Speaking   《剑七》的Test 2口语真题中,继续了前一套试题的对立/对比趋势。
我们看到了memorize important ideas VS.
create new ideas, having new ideas VS.
putting them into practice, laughing VS.
feeling happy等有趣的矛盾。
  至于从Ideas and Education到Ideas in the Workplace的过渡,使我们有了新的雅思备考方案:寻找共遥!
因为从遥关系来说,教师-学生,父母-子女,老板-员工,这些都具有很强的相似点,前者都处于遥的地位,有点像leader,而后者都相对比较弱势一些,更像follower的角遥。
基于这一点,我们在准备口语答题思路的时候,遥可以套用遥的解答方式,比如教师应该如何鼓励学生,其实和父母应该如何奖励孩子、老板应该如何激励员工是一样的。
有了这样的启发,我们在备考时,就能做到事半功倍的遥,因为你准备一个话题就相当于别人准备三个。
  Test 2中当然也出现了少量高难的题目,例如较为哲学/人遥意味的Question 4和Question 9,这需要我们有一定程度的人文素养,能读懂雅思的出题思路、猜透考官的问话方向、并弄清题目的潜台词是什么。
换言之,你必须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出题者的思维特征,才会明白他们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