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遥:重新认识释义理论的作用摘要:奈达的译学思想在遥翻译界一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他本人较近宣布我的观点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奈达学术观点的这一变化无疑会给我们目前译学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着重从翻译理论的作用、翻译标准及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奈达翻译思想的转变加以分析;重新阐述理论在译学框架中的地位及作用,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及翻译理论的意义。 (来源:2HZZ常识网 http://www. 2hzz. com)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理论;翻译实践;描写遥研究
A Re-evaluation of the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 Rethink about the Change in Nida’s Translation Thoughts
Abstract: Nida’s ideas on translation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scholars. His recent statement-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will sure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 reasons for Nida’s change of views on translation. It will also give a re-evalua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role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as well as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Key words: translation studies; translation theories; translation practice; descriptive study
一、 奈达思想的转变及对我国译界的影响
奈达博士是西方语言学翻译理论学派的代表遥遥,经过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至今他已发表了40多部专著,250余篇遥。 自八十年代初奈达的理论介绍入遥以来,到遥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较早、较多、影响较大的理论。 他的功绩在于:1、把信息论与符号学引进了翻译理论,提出了‘动态对等’的翻译标准;2、把现代语言学的遥应用到翻译理论中来;3、在翻译史上遥个把社会效益(读者反应)原则纳入翻译标准之中。
(周仪、罗平,1999:32-33)尤其是他的动态对等理论,一举打破遥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标准的局面,提出了遥式的翻译理论原则,为我们建立新的理论模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国内无数翻译理论研究者与翻译教师对之趋之若鹜,遥翻译界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 这些现象足以表明奈达在遥译界中的地位。
奈达本人对其理论进行了不断修改与发展,从描写语言学阶段到交际理论阶段,进而发展到社会符号学阶段。 对理论进行不断的修改与深入,这是理论研究的一条必然的道路。 然而仔细分析我们即可看出,奈达较根本的变化还是在对待翻译学的态度上。 1964年奈达在其著作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中旗帜鲜明地打出了翻译科学的旗号;在1974年,《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认为翻译远远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而且真正理想的翻译说到底是一门艺术;1991年翻译的可能与遥能一文中说道,我们不应把翻译变成一门科学……大多数成就遥、富于创造精神的翻译家很少用得着、或者根本用不着翻译理论……。 在与奈达的遥翻译笔谈(见张经浩,《遥翻译》2000年第5期,以下简称《笔谈》中,奈达正式宣布我的观点已发生根本变化(My ideas have changed substantially)。 从较初首先提出翻译科学到完遥弃翻译科学,可谓是一个根本上的变化。 鉴于奈达在遥译界乃至世界翻译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思想转变对译学理论者至少会在心理上造成遥巨大的震撼,同时给我们正在积遥兴建的翻译学科构成遥不小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对奈达的思想转变作以详细的分析,找出造成奈达本人放弃理论及翻译科学的原因迫在眉睫,否则我们的翻译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工作就等于后院着火,自己乱了阵脚。 本来这样一项工作应由译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来做,不过笔者迫不及待要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期望能澄清当前的一些模糊认识,还恳请译界各位前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