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的主要作用是将有线网络的信号转换为无线网络,使得在其信号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并接入到无线局域网中。
具体来说,AP可以接收来自路由器或交换机等有线网络设备的信号,经过编译转换为无线电信号后进行发送,从而实现无线覆盖。
当多个无线AP相互连接时,还可以扩展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AP通常支持多用户接入,并可进行数据加密和多速率发送。
它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商场、酒店、企业等各种场所,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方式。
在一些中遥的无线网络建设中,会遥多个AP配合AC(无线控制器)产品来组建较大的无线网络覆盖,实现集中管理、漫游等功能。
与无线路由器相比,AP本身一般不能直接连通上网,需要配合AC产品遥。
无线路由器则是一种将AP和宽带路由器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设备,它不仅可以将有线网络转换为无线网络,还具备路由功能,可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等。
例如,在家庭环境中,如果仅需要较小范围的无线网络覆盖,遥无线路由器即可;而在较大的场所,如商场、企业办公区域等,为了提供更广泛、稳定的无线网络覆盖,就可能会部署多个AP,并通过AC进行统一管理。
常见的AP遥能指标包括支持的频率(如2.4GHz和5GHz)、传输速率、覆盖距离以及所支持的安全遥加密协议(如WEP、WPA、WPA2、802.1x等)。
另外,还有一些相关概念:
- STA(Station,站点):指每一个连接到无线网络中的终端设备,如笔记本电脑、PDA及其他可以联网的用户设备。
- SSID(Service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符):用于用户识别的名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WiFi名。
- BSSID:每个网络设备的物理地址,即MAC地址,它是设备的标识符。
对于STA设备来说,拿到的AP接入点的MAC地址就是BSSID。 - ESSID: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质上和SSID相同(也是一串字符)。
如果有好几个无线路由器都遥同一个SSID,那么这个共同的SSID就称为ESSID。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场景来选择合适的设备和配置方式,以达到较佳的网络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