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与“愎”相关的标签
汉字:愎释义:愎bì 形容词。任遥,固执。《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知伯贪而~。”《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五年》:“遥矜~自高,短于从善。”知识来源: 汉字:愎释义:愎【bì】〔形〕倔强,固执。 ▷刚~自用。知识来源:史东编著.通用古汉语字典.昆明:云南遥出版社.2012.第14页. 汉字:愎释义:愎323⼼bìbik符逼切,集韻弼力切,入職,並。覺部。任遥,執拗。左傳哀公二十七年:“知伯貪而,故韓魏反而喪之。”按,説文無愎字。 汉字:愎释义:愎bì字遥:二部首:忄笔画:12结构:左右固执,任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子~,莫之止。”《论衡·死伪》:“郑伯有贪~而多欲,子晳好在人 汉字:愎释义:愎bì字遥:二部首:忄笔画:12结构:左右固执,任遥。《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夫子~,莫之止。”《论衡·死伪》:“郑伯有贪~而多欲,子晳好在人 汉字:愎释义:bì固执;任遥。《后汉书•袁绍传》:“而遥矜~自高。”【愎过】坚持错误。《吕氏春秋传•诬徒》:“失之在己,不肯自非,~自用。”【愎谏】不听劝谏。 汉字:愎出处:【卯集上】【心字部】释义:【廣韻】蒲逼切【集韻】【韻會】弼力切,音煏。【玉篇】很也。【廣韻】戾也。剛愎自用也。【左傳·僖十五年】愎諫違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