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䰌出处:【亥集上】【髟字部】释义:【廣韻】【集韻】七恭切,音樅。䰌,髮亂貌。或作鬆。 又【集韻】祖動切,音總。與同。馬鬣。一曰䰌角。 汉字:䝋出处:【酉集中】【豕字部】释义:【廣韻】【集韻】【韻會】子宋切,音綜。牡豕也。一曰豕子。【林氏小說】豕子生六月曰䝋。 又【集韻】【正韻】非弄切,音糉。 汉字:昮出处:【辰集上】【日字部】释义:【玉篇】才用切,從去聲。功人也。【字彙】作工人。 汉字:倊出处:【子集中】【人字部】释义:【字彙】子弄切,音粽。困貌。按倊卽偬,《字彙》分爲二,非。 汉字:糉出处:【未集上】【米字部】释义:【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蘆葉裹米角黍也。【風土記】以菰裹黏米。【續齊諧記】屈原五日投汨羅,楚人 汉字:縱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 汉字:緵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廣韻】子紅切【集韻】祖叢切,音㚇。【玉篇】縷也。【史記·孝景本紀】令徒隷衣七緵布。【註】緵,八十縷也。與布相似,七升 汉字:猔出处:【巳集下】【犬字部】释义:【玉篇】子宋切,音綜。犬生一子。按廣韻集韻有䝋無猔。音義同。 汉字:碂出处:【午集下】【石字部】释义:【集韻】子宋切,音綜。碎也。 又【正字通】才紅切,音叢。石聲。 汉字:邹出处:【備考】【酉集】【邑字部】释义:【龍龕】俗鄒字。(鄒)【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甾尤切,音騶。【說文】魯縣,古邾婁國,帝顓頊之後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