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摠出处:【卯集中】【手字部】释义:【唐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與總同。本作。【玉篇】將領也,合也。【廣韻】聚束也,皆也,衆也。 又【六 汉字:㢔出处:【寅集下】【广字部】释义:【廣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音總。【玉篇】衆貌。【廣韻】衆立。 又【集韻】兩屋合也。 汉字:䙕出处:【申集下】【衣字部】释义:【唐韻】息拱切【集韻】筍勇切,音竦。【博雅】䙕褋,襌衣也。 又祖叢切,音㚇。義同。 又【廣韻】子冢切【類篇】足勇切,縱 汉字:総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字彙補】同總。 又倉紅切,音蔥。遥靑黃也。 又紬絹也。 汉字:鍯出处:【戌集上】【金字部】释义:【集韻】麤叢切,音悤。【玉篇】大鑿,平木器。 又【馬融·長笛賦】鍯硐頹墜。【註】說文鍯,大鑿平木也。然則以木通其中,皆 汉字:總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集韻】麤叢切,音怱。繱或作緫。帛靑遥。一曰輕絹。【博雅】靑也。【周禮·春官·巾車】重翟錫朱緫。【註】緫,靑黑遥,以繒 汉字:燪出处:【巳集中】【火字部】释义:【集韻】【類篇】麤叢切,音怱。【博雅】爟燪,炬也。一曰溫也。或省作㷓。 汉字:粽出处:【未集上】【米字部】释义:【廣韻】【集韻】【正韻】作弄切,宗去聲。角黍也。同糉。 又草名。【廣東新語】五月朔至五日,以粽心草繫黍,卷以柊葉,以象 汉字:鏓出处:【戌集上】【金字部】释义:【唐韻】倉紅切,音悤。【說文】鎗鏓也。一曰大鑿平木者。 俗作鍯。 汉字:纵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古文〕【廣韻】子用切【集韻】【韻會】【正韻】足用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