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䐉出处:【未集下】【遥字部】释义:【集韻】側吏切,音胾。肥貌。 又【玉篇】側師切【五音集韻】側持切,音甾。【玉篇】䐉也。 汉字:漬出处:【巳集上】【水字部】释义:〔古文〕洓【唐韻】前知切【集韻】【韻會】疾智切,音胔。【說文】漚也。 又浸漬也。【史記·貨殖傳】漸漬於失敎。 又染也。 汉字:综出处:【未集中】【糸字部】释义:【廣韻】【集韻】【韻會】子宋切,琮去聲。【說文】織縷也。【玉篇】持絲交。【列女傳】推而往,引而來者,綜也。 又【易·繫 汉字:惾出处:【卯集上】【心字部】释义:【集韻】祖叢切,音騣。刻賊不通也。 又先奏切,音漱。困惾,氣臭,熏鼻不通也。【莊子·天地篇】五臭熏鼻,困惾中顙。【註】 汉字:㱴出处:【辰集下】【歹字部】释义:【廣韻】【集韻】疾賜切,音漬。【玉篇】病也,獸死也。一曰鳥獸殘骨。與胔、骴同。【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故《書》 汉字:㨑出处:【卯集中】【手字部】释义:【集韻】祖叢切,音騣。【字統】㨑,摵也,俗謂之捉頭。 又【玉篇】數也。 汉字:椶出处:【辰集中】【木字部】释义:【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正韻】祖東切,音騣。《石鼓文》作,俗作棕。【說文】栟櫚也。可作萆。張揖曰:本高一 汉字:堫出处:【丑集中】【土字部】释义:【廣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椶。【說文】種也。一曰內其中也。一曰不耕而種。或作䎫。 又【廣韻】楚江切【集韻 汉字:朡出处:【辰集上】【月字部】释义:【集韻】祖叢切,音㚇。艐,隷作朡。船著不行。 又至也。 又三朡,國名。【川篇】音葼。狂病也。【字彙補】與朡字不同,朡从 汉字:葼出处:【申集上】【艸字部】释义:【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音騣。【博雅】小也。【說文】木細枝也。【揚子·方言】木細枝謂之杪,靑、齊、兗、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