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齍出处:【亥集下】【齊字部】释义:【唐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黍稷器,所以祀者。【周禮·春官·大宗伯】奉玉齍。 又與粢同 汉字:頾出处:【戌集下】【頁字部】释义:【唐韻】卽移切【集韻】將支切,音貲。【說文】口上須也。从須此聲。【徐鉉曰】今俗別作髭。非是。 汉字:鶅出处:【亥集中】【鳥字部】释义:【廣韻】側持切【集韻】【韻會】莊持切【正韻】旨而切,音甾。東方雉也。【爾雅·釋鳥】東方曰鶅。【疏】東方雉名。又【爾雅· 汉字:頿出处:【戌集下】【頁字部】释义:【正字通】同頾。【左傳·昭二十六年】至于靈遥,生而有頿。 汉字:鍿出处:【戌集上】【金字部】释义:【正字通】錙本字。 汉字:鰦出处:【亥集中】【魚字部】释义:【廣韻】子之切【集韻】津之切,音茲。魚名。【爾雅·釋魚】鮂,黑鰦。【註】卽白鯈魚。【疏】鮂,一名黑鰦。【六書故】今之鹹 汉字:齜出处:【亥集下】【齒字部】释义:【唐韻】仕皆切【集韻】鋤佳切,音柴。【說文】齒相齘也。一曰開口見齒貌。 又【玉篇】齜。【廣韻】齒不正也。 又【廣韻】側 汉字:矷出处:【午集下】【石字部】释义:【五音集韻】將几切,音子。【玉篇】石名。 汉字:子出处:【寅集上】【子字部】释义:〔古文〕㜽【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 汉字:秄出处:【午集下】【禾字部】释义:【廣韻】祖里切【集韻】【正韻】祖似切,音子。【說文】壅禾本也。【詩·小雅】或耘或耔,从耒作耔。【前漢書】引《詩》作芓。